极乐殡葬网谈谈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的文化含义

  • 1826浏览
  • 2022-01-28

  随着社会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进一步加大,现如今选择“丁克”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生孩子不容易,养孩子更难;好好的二人世界,不希望打破;不希望因为孩子而降低生活质量……年轻人们有这样的想法和需求,完全合乎情理,但在父母一辈的眼中,则大部分不能接受。

  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便成为了双方争执的一个最常见的话题。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字面理解的“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”呢?网络上现在很多流行的说法认为最大的不孝是“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”而非“没有后代”。

极乐殡葬网

  理由是这样的,这句话最早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。”说的是当年尧帝对舜的德行非常认可,不仅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舜,还决定将女儿嫁给他,但是古时候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,子女并没有决定权,舜的父母一直对舜不好,即便上门提亲也不会同意。最后舜决定娶而不报。所以网上的观点认为,孟子在这里所说的“无后”,并不是代表着“没有后代”的意思,而是舜“没有尽到一个后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”。“不告而娶”,这哪里是一个当儿子的应该做的?看看,孟子的这段话被我们断章取义的误解了2000年啊!如果不断章取义的话,我们把孟子这段话补全,全句是这样的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。君子以为犹告也。”整体分析,不难看出里面的因果关系,孟子在用这句话讲明舜不告诉父母的原因。“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,为的是怕没有子孙(父母不同意舜娶尧的女儿),因此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,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。”孟子认为,如果舜告诉了父母,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,舜就没有后代了,这在舜看来是大不孝,就算不告知父母而结婚也是不孝,但和无后这样的大不孝相比,舜选择了前者。所以说“无后”的意思,就是字面理解的“没有后代”,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“没有尽到后辈责任义务”,只有这个解释,才说得通,否则“君子以为犹告也”就没法解读了。古人认为如果没人传宗接代,整个家族的生命源流将会被斩断,那就是大不孝,这也是古代祭祖文化得以繁荣的思想根基,也是传统孝道文化的核心。

  如果把“无后”泛化成“没有尽到后代责任”,媒体大肆渲染,便是对古代孝道文化的亵渎。孟子是何许人也?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,地位仅次于孔子,对于孝道的重视程度和理解,在那个年代远非我们可以比拟。如果孟子仅仅是把没有“没有尽到后代责任”定义为最大的不孝,那我们只能重新审视孟子了:“孟子,名非,苏著名主持人也。”现代的“丁克”一族是否生子,的确是个人的选择,与旁人无关。但孝道毕竟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,需要我们传承,从这个角度来讲,又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,父母的想法也不得不考虑。事实上父母“逼”子女生育,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子女老了之后有人养老,这样哪怕不久的将来自己离开了人世,也不会担心未来子女会孤独寂寞,还有生命的延续。我们所提倡的孝道,不正是满足父母的愿望,传承父母的精神么?父母为子女考虑,子女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,双方都没有错,有的只是生长年代不同产生的代沟和想法的差异罢了。


广告招租位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

暂无评论